Unitalen Attoneys at Law
   
上一期 | 总第381期
 
 
 
 
 
 
  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     
 
 
我国商标事业十年蓬勃发展纪实
 

  “市场是海,企业是船,商标则是帆。”在波司登集团法务总监刘卫眼中,加强企业商标保护、实施名牌战略,是实现企业腾飞的必然选择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波司登集团在国内已经注册和正在注册的商标达到558件。

  一个企业尚且如此。对国家而言,商标事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。1980年,我国的商标年注册申请量仅有2.6万件;2002年,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30万件大关,跃居世界首位;如今,当累计申请量突破1000万件的数字呈现在世人面前时,我们不由得不感叹这些年,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,我国商标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。

  数量增长折射体系完善

  “现代经济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,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生产者、经营者和消费者联系最直接、利益最相关,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。”一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周伯华所言,商标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,亦事关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商标注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形成并完善。1982年8月,商标法颁布,1993年和2001年商标法的两次修改,进一步扩大了注册商标保护范围,增加了关于集体商标、证明商标、立体商标、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。辅之商标法的第二次修改,《商标法实施细则》于2002年8月3日再次修订,更名为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,并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。此后的10年,是我国商标注册量快速增长的10年。尤其是2008年6月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》颁布实施以后,商标战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加速推进。

  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2年一季度,我国累计商标注册申请量一举突破千万大关,累计商标注册量达689.2999万件,双双稳居世界首位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在《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》报告中指出,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商标申请注册量增长的主要力量,在全球商标注册申请的增量中作出了60%的贡献。

  这10年来,我国商标事业光荣绽放,映照出我国自主创新的面貌,这不仅是数字的总结,更是中国人在创新之路上留下的脚印。

  意识提升凸显企业进步

  10年里,商标意识已如水珠一般,一点一滴滋润我国的创新主体。

  2004年开始,我国的商标工作开始进入繁荣时期,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商标保护措施,各地也逐步将商标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,积极运用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。如强化行政指导,坚持商标先行带动发展;明确政策导向,纳入政府目标强势推进;培育与保护并举,激发名标创建热情;大力培育拥有自主商标的优势企业,努力推动商标战略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。这些举措大大强化了企业的商标意识。

  企业作为商标的使用主体,逐步认识到商标的价值在于作为无形资产,为企业创造财富、树立形象。企业也逐渐将商标战略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工作推进。

  实施商标战略,重在提升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意识,加强商标运用和应对竞争的能力,以商标整合企业的技术、管理、营销等优势,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2010年6月1日,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、示范企业,厦门、郑州、成都等53个城市、中化集团等41家企业入选。以广东佛山市为例,示范城市建设启动后,佛山市的驰名、著名商标持续快速增长。2010年新增驰名商标12件,2011年更是新增19件,增长90%,总数达到65件,居全省第二位。2011年,佛山新增集体商标7件,全市集体商标、证明商标总数达17件,为全面创建区域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  这10年,商标为我国企业贡献了“真金白银”,更铸就了企业品牌,让“中国制造”走上世界舞台。